• 高亮 教授 

     

     

    高亮,男,1963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数字媒体艺术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受聘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学院
    教育背景:
    1986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五年制)本科;
    2007年11月~2008年7月英国Napier大学设计学院公派访问学者。
    2018年12月~2019年8月英国Napier大学设计学院公派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1年7月~2004年10月,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助教,讲师;
    2004年10月~2009年10月,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2009年10月~2022,4月,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主要业绩成果:
    2009年8月主持“中国艺术设计规则沿革考”项目结项;
    2018.5月主持“巩义石窟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推广研究”项目结项
    2015.5月 参与“中国网络传媒新闻信息可视化现状研究”项目结项
    2009年9月参与“以工业设计带动河南服务型创新产业经济研究”项目结项
    2009年8月论文《旅游景区信息导向设计探讨与实践》在《装饰》上发表(独著)
    2009年2月论文《中国传统审美意象精神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在《美苑》发表(独著)
    2009年6月论文《体验经济时代广告视觉传达语言探析》被《新华文摘》摘录(独著)
    2010年4月论文《新媒体背景下创意产业的发展》被《河南社会科学院》发表(独著)
    荣誉奖励:
    2006年7月荣获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先进设计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08年7月荣获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先进设计工作者” 荣誉称号
    2012年11月荣获郑州轻工业大学“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4年8月荣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21年7月荣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社会兼职:
    2014~今,河南省博士后艺术设计科研创新团队主任
    2015年~2020年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
    2017年~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2018~今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2021-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创意大赛河南赛区专家评委
    2009-今中国学院奖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 王学颖 教授 

    王学颖,女,1966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北海艺术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外聘教师,专业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

    教育背景:

    1984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本科

    1988年9月~1992年4月,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

    2007年9月~2010年5月,就读于武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1991年5月~1994年6月,任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师

    1994年6月~2000年11月,任职辽宁金融职工大学教师

    2000年11月~,任职沈阳师范大学教师

    主要业绩成果:

    (1项目:电子商务经济体视域下的辽宁服务业生态系统研究

    辽宁社科基金项目 2014年已结题

    (2)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辽宁省教育厅 2014年已结题

    (3)项目:创新方法与创新创业实践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 2018年已结题

    (4)项目:辽宁省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模式应用研究

    辽宁省商务厅 2019年已结题

    (5)项目:基于VR技术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教育部 2018年已结题

    (6)项目:基于数据思维养成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育部 2019年已结题

    (7)项目: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融合模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

    教育部 2017年已结题

    (8)项目: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建设

    教育部 2020年已结题

    (9)项目:基于 paddlepaddle 框架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研究

    教育部 2020年已结题

    (10)论文:A Data Sorting and Searching Scheme Based on Distributed Asymmetric Searchable Encryption EI(JA)2020

    (11)论文:新生视角下的专业满意度模型——基于沈阳师范大学的调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

    (12)论文:应用型本科IT类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模型——基于沈阳师范大学的调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0

    (13)论文:数字媒体设计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

    (14)论文:基于CNN-SVM的车辆检测与类型分类,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2.04

    (15)论文:面向方面级情感分析的BERT性能改进,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0

    (16)论文:成果导向视域下的计算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0

    (17)论文: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

    (18)论文: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8

    (19)教材:Python从学习到实践,辽宁省首届优秀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2017

    (20)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荣誉奖励:

    2017年7月获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2011年5月获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

    社会兼职:

    2012年10月~至今,担任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8年05月~至今,担任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5年10月~至今,担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

    2017年10月~至今,担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

    2021年10月~至今,CCF高级会员,担任CCF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执行委员;

    2022年01月~至今,担任CCF计算机教育专委会执行委员。

  • 赵晖 教授 
    赵晖,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韩国首尔大学客座研究员,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大学交换教授。兼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短视频内容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广联广播剧微剧委员会副会长、中视协微短剧委员会副会长、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短视频专委会会长、北京电视艺术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和报纸上发表评论和理论文章百余篇,研究领域涉及剧集艺术、网络视听、短视频等,多次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理论论文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北京社科、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等课题20余项,独立出版专著《史诗性电视剧画面叙事的艺术追求》、《中、韩两国电视剧产业战略与策略比较研究》、《融合媒体时代短视频内容生产与创新发展》,合著《中国网络视听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担任《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电视卷)》执行副主编,负责主持《北京艺术年度报告(2021、2022)》电视篇写作,担任英文专著《Videolized Society》主编,参与策划和编剧影视作品十余部,包括电视剧《乾隆秘史》《我和我的他们》《反恐特战队》(《天狼》《猎影》《神鹰》)等,其中参与创作的电视剧《交通警察》《美丽的田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曾担任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评委、中国短视频大会评委、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和北京广电局审片组专家成员、央视总台象舞指数文化类短视频专家组组长等。

     

  • 张智华 教授 

     

    张智华,男,1963年6月出生,博士后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导。现任北海艺术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外聘教师,专业方向为电影电视研究。

    教育背景: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

    1995年8月~1998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

    1998年8月~2000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做博士后,获博士后证书。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1992年8月,任职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0年9月~2022年8月,任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担任教授、硕导、博导,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业绩成果:

    2017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研究》(批准号为17ZD02),并顺利结题;

    2017年9月主持北京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电视剧创作价值取向研究》(批准号为17ZDA25),并顺利结题;

    2014年9月主持北京市社科基地项目《北京文人笔记研究》(批准号14JDWYB004),并顺利结题;

    2012年9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研究》(批准号12BC021),并顺利结题;

    2011年12月,主持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表现方法与电影产业的发展》(项目号GD1186),并顺利结题;

    2009年3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09YJA760001),并顺利结题;

    1998年5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人所编诗文选本与诗文理论研究》(批准号为98czw004),并顺利结题;

    2020年主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网络剧价值取向研究》(批准号为GD2013);

    2021年9月参与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独著/第一作者)论文一百多篇。

    出版专著18部

    1.张智华著《影视文化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8月,书号ISBN 7—5039—2569—8/ G418;

    2.张智华编著《喜剧人生——走进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书号ISBN 978—7—303—07965—0;

    3.张智华、史可扬著《中国电影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书号ISBN 978—7—80724—200—6;

    4.张智华著《电视剧类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书号ISBN978 —7—303—14249—1;

    5.张智华著《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4月,书号ISBN 978—7—106—03642—3;

    6.张智华主编《电视创意与实践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书号ISBN 978—7—303—14167—8;

    7.张智华等编著《影视文化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5月,书号ISBN 978—7—118—08006—3;

    8.张智华等著《电视剧名作解读》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书号ISBN 978—7—118—10296—3;

    9.张智华等著《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12月,书号ISBN 978—7—106—04313—1;

    10.张智华著《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初探——兼论中国网络文化建设》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12月,书号ISBN 978—7—106—04604—0;

    11.张智华等著《网络时代电视剧产业研究》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年6月,书号ISBN 978—7—106—04625—5;

    12.张智华著《网络时代中国电影表现方法与电影产业发展》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年4月,书号ISBN 978—7—106—04896—9;

    13.张智华著《宋代笔记小说与戏剧影视》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年5月,书号ISBN 978—7—106—04910—2;

    14.张智华著《北京文人笔记研究——兼论北京文人笔记与戏剧影视的关联》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年7月,书号ISBN 978—7—5039—6356—8;

    15.张智华主编《中国网络影视发展报告(2019)》 中国电影出版社2020年4月,书号ISBN 978—7—106—05091—7;

    张智华主编《中国网络影视发展报告(2020)》 中国电影出版社2021年4月,书号ISBN 978—7—106—05233—1;

    张智华主编、王兰侠副主编《中国网络影视发展报告(2021)》 中国电影出版社2022年4月;

    16.张智华著《文化探索——戏剧影视创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书号ISBN 978—7—303—25761—4;

    17.张智华著《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书号ISBN 7—303—06233—5;

    18.张智华著《文苑明珠 〈陆放翁全集〉评介》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1月。

    荣誉奖励:

    2020年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获省部级(有国徽章)6项;

    1.2020年11月,张智华 李平《论中国近年来青春题材电视剧的价值取向》(《中国电视》2019年第1期)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第六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理论类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盖章,属于省部级奖;

    2.2018年3月,张智华《论中国电视剧现实主义精神》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第五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理论类二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盖章,属于省部级奖;

    3.2015年12月,《网络传播与电视剧发展》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第四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理论类三等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盖章,属于省部级奖;

    4.2014年12月,张智华著《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4月)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5.2011年7月,《情节与电视剧叙事节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第二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理论类三等奖,国家广电总局盖章,属于省部级奖;

    6.2009年8月,《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剧类型的发展与变化》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首届飞天电视剧论文二等奖(理论),国家广电总局盖章,属于省部级奖。

    获一级学会奖11项:

    1.2020年10月,张智华主编《中国网络影视发展报告(2019)》 (中国电影出版社2020年4月)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十三届学会奖暨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推优活动中,获得调研报告一等奖;

    2.张智华、宋斌《论垂直类网络直播平台的兴起逻辑与圈层传播》(《现代传播》2019年第9期)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十三届学会奖暨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推优活动中,获得学术论文类二等奖;

    3.2021年5月15日,张智华荣获首届“中国视听传播研究奖金硕果奖”,由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颁发;

    4.2019年11月初,张智华《宋代笔记小说与戏剧影视》(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年5月)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十二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二等奖;

    5.2018年10月,张智华、宋斌《中国垂直类网络直播平台与视觉文化批评》获中国新闻史学会(国家一级学会)获“中国新闻史学会201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6.2018年11月,张智华《网络时代中国电影表现方法与电影产业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2018年4月)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十一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二等奖;

    7.2017年10月,《中国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初探》(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12月)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十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二等奖;

    8.2016年10月,张智华等著《多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及其价值取向》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12月)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二等奖;

    9.2014年11月,张智华著《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4月)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奖二等奖;

    10.2012年6月,《音乐音响与电视剧叙事节奏》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七届“学会奖”论文类二等奖;

    11.2010年11月,《电视剧悬念的设置》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第六届“学会奖”论文类二等奖。

    获有关奖6项:

    1.2013年9月荣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

    2.2016年9月荣获北京师范大学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3.2016年10月被北京师范大学评为2015—2016学年优秀新生导师;

    4.2018年12月荣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5.2019年12月,张智华著《北京文人笔记研究——兼论北京文人笔记与戏剧影视的关联》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年7月)被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评为北京文艺评论2019年度推优活动优秀作品;

    6.2010年9月,《论电视剧串珠式结构》一文获得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评选理论类三等奖。

    社会兼职:

    2012年3月至今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

    2017年7月至今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2017年7月至今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影视编剧分支主编;

    2019年6月至今担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副主任);

    2017年12月至今担任全球修辞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副会长;

    2015年5月至今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

    2019年5月至今担任中国影视评论学会网络电影暨短视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 汪方华 教授 

     

     

    汪方华,男,中共党员,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安徽农业大学特聘教授,设计学科带头人,硕导,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影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电影评审委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

     

    个人成果:

    校级重点专业导演专业负责人;

    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动画专业负责人;

    戏剧影视学学科带头人;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华语纪录片国际传播研究”;

    主持完成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创作实践课程建设;

    主持完成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新媒体影像节目创意。

  • 董小龙 教授 

     

    董小龙,男,汉族,中共党员,甘肃渭源人,教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博士生、河北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非遗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高等学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北省石雕协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景观设计和雕塑设计教学和研究。联系电话:132-3110-2913;联系地址:050700河北省石家庄市空港工业园区北环港路111号 河北美术学院家属院
    1982年6月29日出生,2005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0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20年9月攻读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博士研究生。2008年6月参加北京禧年摄影培训机构高级摄影师培训班,2010年6月参加河北教工委党校第三期高校管理干部培训班,2017承担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组织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并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班。
    入选2017年度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18年度新乐市“三百模范”中评选为“青年模范”,获得2014年河北省本科学校“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河北省本科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005年8月入职河北美术学院参加工作至今,入职以来积极努力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公开出版教材16部,其中11部为第一作者主编,5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主持、参与省部级和厅级课题18项(主持10项),已结项16项(主持8项)。核心论文发表10篇,普通期刊13篇;
    获2013年“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获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获2014年“河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获2013年绚丽年华第六届全国美育先进工作者;
    获2017年“大美凤阳.天工开物奖”凤阳国际雕塑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2017年“鼎石奖.安龙木纹杯石材应用全球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获2018年6月《新乐市体育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组一等奖(指导学生作品获奖);
    获2019年河北省本科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省级“精品课程”1项(第一主讲人);
    展览成果:国家级4项,省级5项,院级1项;
    主持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项;
    主持“河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
    主持“河北省高校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项;
    主持“河北省一流专业”1项,现努力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国工艺美术史)带头人;
    学习经历
    1995.9—1998.7 就读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初中
    1998.9—2001.7 就读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高中
    2001.9—2005.7 攻读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士
    2007.9—2010.7 攻读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
    2020.9— 攻读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05.9—2009.7 入职东方美术职业学院视觉传达系教师、教学副主任
    2009.7—2011.6 河北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2011.6—2020.6 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党支书记、院长
    2020.6— 河北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党支书记、院长
    教材出版
    01.《现代广告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9月),ISBN 978-7-5310-2911-3,第一主编(董小龙 苏冠元 葛正喜)
    02.《字体设计》东方出版中心出版(2008年10月第一版,2009年9月第二版,2013年12月第三版,2018年6月第四版),ISBN 978-7-80186-910-4,第一主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规划教材
    03.《平面构成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2月),ISBN 978-7-5621-4415-1,第一主编,21世纪美术教育丛书(教学版),全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课程教材
    04.《立体构成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2月),ISBN 978-7-5621-4414-4,第一主编,21世纪美术教育丛书(教学版),全国高等学校美术专业课程教材
    05.《构成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ISBN 978-7-313-08876-5,第一主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创意大师产学融合系列丛书(3本)
    06.《景观设计案例实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9月第一版)ISBN978-7-5602-8500-9,第二副主编,21世纪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07.《展示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ISBN 978-7-80248-770-3,第二副主编,全国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08.《设计素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ISBN 978-7-313-07340-2,第一主编 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创意大师产学融合系列丛书
    09-1.《字体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ISBN 978-7-313-10342-0,第一主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09-2.《字体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ISBN 978-7-313-10342-0,第一主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013年12月第一版,此为第二版)
    10.《园林建筑小品》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ISBN978-7-313-15597-9/TU 第一主编,高等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11.《园林制图》上海交通出版社(2016年8月),ISBN-978-7-313-15598-6,第一主编,,高等学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12.《园林规划设计》九州出版社(2016年8月)ISBN 978-7-5108-4668-7,第二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13.《中国建筑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6年7月)ISBN978-7-80526-949-8,第二主编,21世纪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
    14.《平面构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ISBN979-8-7-313-15075-2/J,第三主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15.《室内空间设计》兵器工业出版社(2018年7月)第二主编(蒋迎桂、董小龙、杨卫波)ISBN978-7-5181-0425-3
    16.《字体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ISBN 978-7-313-22339-5,第一主编,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课题
    01.《高职影视广告专业产教结合理念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09-010,“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广播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12月,负责人董小龙
    02.《河北新农村区域性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立项编号:SZ2011232,结项编号:SZ2012345,2012年6月结题,负责人董小龙(成员:任丽芬葛正喜 张子涵 温立国)
    03.《河北曲阳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美术院系传承与开发研究》立项编号:SZ128013 结项编号:2013-696,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12月10日结题,负责人董小龙 (成员:张子涵 葛正喜 任丽芬 温立国 窦俊)
    04.《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协调发展策略和路径研究》,课题编号:HBSW2013044,河北省商务厅,2014年2月结题,负责人董小龙(成员:张建敏 张子涵 葛正喜 张淼 梁美亚 张伟宁 窦俊杰)
    05.《河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域性景观生态文明策略研究》,立项编号:SZ141301,结项编号:2016-390,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4年5月立项,2016年6月结项,负责人(成员:任丽芬 葛正喜 张子涵 付春涛 李素芳 王国明 温立国 李东红 李轶),任丽芬改成张伟宁
    06.《河北伏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形象设计研究》,HBWY2014-Y-A068河北省文化厅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2014年10月立项,2016年1月结项,第二成员(主持:葛正喜;董小龙 梁美亚 张子涵 付春涛 陈清照 吉利利)
    07.《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工学结合有效模式及政策制度研究》,证书编号:151115,课题编号:1414-280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6月立项,2016年11月结项,负责人董小龙(成员:葛正喜 张子涵 梁美亚 付春涛 葛欢欢 吉利利 温立国 王国明 宗翠花 宫景政)
    08.《高校艺术设计类BIM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5年1月立项 葛正喜主持( 董小龙 梁美亚 付春涛 温立国 王国明)
    09.《设计类专业基于工作室为平台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5年1月立项 (张立阳 班建伟、张子涵、齐志辉、董小龙、张峰、李立)
    10.《信息技术与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深度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题立项, 2015年5月,立项编号:GJXH2015-123,结项编号:冀高教成登(2016-61)号,(主持:董小龙 参与:张丽翠 张伟宁 甄志平)
    11.《河北省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创业平台建设研究》,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证书编号:JRSHZ-2016-03048 ,2016年6月立项,2017年1月结项。(葛正喜主持,梁美亚、董小龙、张子涵、付春涛、张曌地、唐聪聪、赵磊)
    12.《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GJJG214,第一参与人 (主持:张立阳)河北省教育厅2014年12月完成
    13.《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瓶颈与对策研究》,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5月立项,主持:董小龙,(张子涵、宗翠花、曾维林、檀子惠、邱玉茜)2019年7月结项1/2
    14.基于河北艺术高校的学科建设研究—以河北美术学院课程群建设为例,立项编号:SZ17145,结项编号:2018-042,2018年1月11日结项。第三参与人(葛欢欢、王才波、董小龙、王国明、付春涛、吴永辉)4/7
    15.《河北省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策略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5YS049,2018年2月结项,负责人:张立阳(甄心恒、张建敏、班建伟、齐志辉、董小龙)6/6
    16.《雄安新区“非遗”芦苇画进入高校美术院系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2017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项目HB17–YB013,主持人:梁美亚(董小龙、齐瑞明、齐瑞星、张子涵、张健旺、华静、吴可嘉)
    17.《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探究》,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1603-087。第三参与人(吴小春、陈晓辉、李宗磊、董小龙) 结项时间:2018年12月28日4/15
    18.《河北曲阳石雕、定瓷技艺研培》,文化部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立项编号:HBFYYP2017001,河北省文化厅,2017年7月立项,2018年6月结项,董小龙主持1/8
    19.《我国民办高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904-324,立项时间:2019年6月3日,董小龙主持 2021年7月结项
    20.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河北省服装服饰制作技艺研培,项目编号:HBFYYP2019002 河北省文件和旅游厅 2019年12月结项1/5,50
    21.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河北省砚台制作技艺研培,项目编号:HBFYYP2020002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12月结项1/6,40
    22.《曲阳石雕、棉纺织技艺研培》,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董小龙主持,2021年7月立项
    23.《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董小龙主持,2021年8月立项
    24.《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立项—石家庄公共环境景观设计禹城市形象塑造关系研究》,立项编号:HB20-YB110 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时间:2020年7月6日 董小龙主持
    25.《石家庄公共环境景观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关系研究》,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董小龙主持,2020年7月立项,2022年7月结项。(5万元)
    26.《石家庄市桥西区老旧小区适宜性改造设计研究》,宏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小龙主持,2022年5月立项。(32万元)
    27.《甘肃省定西市渭河源大景区首阳山景区德源殿展陈设计》,定西市乾丰工程有限公司,董小龙主持,2020年5月立项,2022年11月结项。(32万元)
    28.《非遗活化推进传统村落空间多系统整合研究》,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HB22—ZD009,董小龙主持,2022年8月1日立项。
    29.《甘肃省渭源县渭河源大景区首阳山景区采薇苑室内装饰工程设计》,定西市乾丰工程有限公司,董小龙主持,2022年11月1日结项(13万)
    30.赵州文化产业园区施工(EPC)工程总承包,中盛弘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小龙主持,2022年11月25日结项(187万)
    31.山西宁武县芦芽山百里林海康养基地规划设计项目,董小龙主持,2022年11月25日结项(130万)
    核心刊物论文发表
    01.“回归心灵的居所—论诗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互融”,《艺术百家》2013年第7期,总第135期,第二作者
    02.“论景观环境中的水景设计及其审美特征”,《艺术百家》2013年第8期,总第135期,第一作者
    03.“电影海报视觉语言的冲击力”,《大舞台》2014年第1期总308期,第二作者
    04.“苏轼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大舞台》2014年第3期总第310期,第二作者
    05.“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艺术特性”,《大舞台》2014年第7期总314期,第一作者
    06.“摄影艺术的现代美学意蕴解读”,《艺术百家》2015年第7期,总第147期,第二作者
    07.“摄影与美术设计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大舞台》2016年第2期,总第333期,第二作者
    08.“解析民间美术造型图式语言”,《美术大观》,2019年第5期,第一作者
    09.“基于地域文化传承下的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景观设计策略路径研究”,《艺术工作》2019年第4期,第一作者
    10.“滕文金雕塑艺术浅论”,《美术》,2019年第8期,第一作者
    省级奖励
    2014年9月获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2013年9月荣获绚丽年华第六届全国美育先进工作者
    2017年7月获“大美凤阳.天工开物奖”凤阳国际雕塑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7年7月获“鼎石奖.安龙木纹杯石材应用全球创新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9年7月获2019年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名师”称号
    教学成果奖 
    01. 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名称“《现代广告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第一人 GDJY-2013-3068 2013年3月30日 (董小龙 葛正喜 张立阳 张子涵 苏冠元)
    02. 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高职影视广告专业产教结合理念下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第一完成人 02154-1 2014年2月27日(董小龙、张子涵、葛正喜、王子润)
    展览成果
    1. 2009年9月河北省教工委和教育厅举办的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指导学生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2. 2014年4月河北省文化厅、教育厅举办的第七届艺术联展获一等奖,作品“寂” 省级
    3. 2014年9月中国雕塑家协会,作品“灵境”获2014年“昌硕杯.开工天物”奖国际雕塑设计大赛银奖
    4. 2015年5月河北省雕塑行业协会首届“城市印象”主题雕塑展获金奖,作品《城市·印》
    5. 2016年5月河北省雕塑行业协会第二届“城市印象”主题雕塑展获银奖,作品《大漠楼兰》
    6. 2016年11月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大同市人民政府、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作品“如来像”获2016年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学术成就奖(曾维林 董小龙)
    7. 2016年11月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大同市人民政府、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作品“佛首”获2016年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金奖(董小龙)
    8. 2017年7月中国雕塑家协会,作品《巾帼英雄-苍茫大地》入选“曹操杯.天工开物奖”凤阳国际雕塑设计大赛(董小龙 唐聪聪 葛正喜)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现代广告设计》 评定部门:河北省教育厅
    网址:http://www.oafa.com.cn    
    主持省级专业和省级实践基地
    2013年1月主持申报并建设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为“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2年主持申报建成河北省实践实训基地——“北京绿京华河北美术学院景观设计实践基地”为河北省改革试点。
    2013年主持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为“河北省高校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2019年主持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为“河北省一流专业”,现努力冲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

     

  • 孟宪林 教授 

     

    孟宪林(孟刚),1962年8月出生,哈尔滨人,教授。现受聘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艺术学院,担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

    教育背景:

    曾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后取得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播音主持系主任。曾就职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及中央媒体,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主任播音员。

    主要业绩成果:

     一、承担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情况(项目名称、项目类别、项目来源、本人角色、起止时间)出版专著《播音广播教学基本理论与教学》,主编《广播播音主持教程》,

     二、论文发表情况

    发表《播音主持教学论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等多篇论文,

     三、科研成果、作品获奖情况(年度、获奖项目名称、奖励种类、等次、本人排名)主持完成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60年播音主持发展史研究》等多项课题,也曾有播音主持作品获奖和朗诵作品集出版。

     四、出版专著情况

    出版专著《播音广播教学基本理论与教学》。

  • 梁谷子 副教授 

     梁谷子,女,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7年获得副教授职称,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广西区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授课专家。1998年—2015年曾担任南宁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副书记。长期担任区内各类演讲和经典诵读大赛的评委,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对外汉语教学技能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4年、1998年、2012年、2013年四次受学校派遣到越南顺化师范大学、越南同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越南太原师范大学、越南谅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授现代汉语、中、高级汉语等课程。

    一、 主要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对外汉语。

    二、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主要论文

    1.《浅论南宁市多语现象》 广西师院学报1994年03期

    2.《自然的旋律——浅谈莎红边塞曲的节奏美》——《广西师院学报》1991年04期

    3.《浅析定语后置》——《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4.《掌握声韵调配合规律,学好汉语普通话》 ——《阅读与写作》 1997年10期

    5.《广西面对东南亚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东南亚纵横》2008年3期

    (二)主要研究项目

    1.“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2019年区级教改A类项目)

    2.播音主持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研究—以“采、编、播”课程“3+1”为例(南宁师范大学2018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三、主要获奖荣誉

    (一)2009年广西师范学院教学育人先进个人

    (二)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

    (三)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共青团广西区委学校部授予的第七届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二等奖选手指导老师奖

    (四)2016-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授予的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广西高校师范生演讲比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四、主讲课程:

    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外国文学作品选读、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东盟文化风情概况

  • 李四达 教授 

     

    李四达,男,1960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现任传媒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学术带头人/特聘教授。

    教育背景:

    1980年06月~1984年06月,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本科学历;

    1984年06月~1987年06月,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

    1990年06月~1993年06月,就读于加拿大Brock大学,研究生学历;

    工作经历:

    1994年06月~2000年06月,任职中央美术学院电脑美术工作室,讲师;

    2000年06月~2005年06月,任职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2005年06月~2020年01月,任职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2021年06月~2022年09月,任职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

    主要业绩成果:

    李四达,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吉林动画学院特聘教授,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专业评委。长期从事数字媒体艺术。交互设计和动画的教学和科研。编著有《数字媒体艺术概论》(1-4版)《数字媒体艺术史》《交互设计概论》(1-2版)《数码影像概论》《幻想艺术概论》《新媒体动画概论》《交互与服务设计:创新实践二十课》《服务设计概论》《数字媒体艺术简史》《艺术与科技概论》《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论》等。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1版和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3版和第4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还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4版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荣誉奖励:

    2021年10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4版获得由国家教材委员会颁发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二等奖,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18年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杰出评委荣誉。

    社会兼职:

    2015年6月~2018年6月,担任计算机文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特聘专家;

    2018年6月~2020年6月,担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研究会数字创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至今,担任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吉林动画学院特聘教授。

     

  • 周游 教授 


    周游,女,1963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新闻学学士学位,教授。2019年受聘北海设计艺术学院教授。2019年10月受聘广西大学客座教授,2021年受聘为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8年9月—1990年6月,就读于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新闻系播音专业;

    2005年9月—2008年6月,就读于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

    工作经历: 

    1982年1月—1999年7月,任职广西电视台新闻播音科副科长职务;

    1999年7月—2006年,任职广西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助理职务,兼管播音员主持人管理委员会;

    2006年-2018年,任职广西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管理委员会秘书长职务。

    主要业绩成果:

    2021年参与广西大学承担的 “基于校企合作的《即兴口语表达》课程思政与核心能力提升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并获得2021年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一般项目A类)立项;

    2016年12月  《对少数民族地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的新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年第12期 CN11—1746/G2  独著;

    2016年10月  《辩论型谈话节目主持人话语权平衡策略思考》  视听  独著;

    2016年3月  浅论新形势下的播音员主持人管理  新闻潮2016年第3期CN45—1044/G2  独著;

    2014年10月   电视频道与电视栏目的定位刍议 潇湘声屏  独著;

    2011年11月   主持人个性特色与所在媒体特质的统一性 视听2011年第11期CN45—1342/G2  独著;

    2010年1月   试论新时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质 新闻潮  合著;

    2009年10月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定位调整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10期CN11—1746/G2  独著;

    2007年10月  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化的创新元素 视听  独著。

    荣誉奖励:

    2017年6月,独立配音《远在伦敦的家》,获得广西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作品类一等奖;

    1998年,独立播报的《广西新闻》,获得“孔府家杯”全国第十届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

    2011年7月,与其他主持人共同主持《掌声响起 广西电视台成立40周年庆典晚会》,获得2010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

    1998年10月,发表论文《电视播音员风格简议》,获得三孔杯”全国第九届优秀播音与主持论文三等奖;

    2008年7月,发表论文《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化的创新元素》,获得二00七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论文类一等奖;

    2009年7月,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试论新时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质》,获得2009年度主持人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0年9月,发表论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定位调整》,获得二00九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论文著作类论文二等奖;

    2017年11月《对少数民族地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建设的新思考》获得2017年度全少数民族广播电视论文奖三等奖;

    1998年被评为广西电视台有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同年当选南宁市新城区第十届人大代表;

    2000年被评为广西广播电视系统“巾帼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2001年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2003年当选为广西区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2008年再次当选为广西区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2004和2005年度荣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颁发的模范执委一等奖;

    2007年获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颁发的2006年度模范执委光荣称号;

    2007年当选第八次文代会代表;

    2009年当选为广西区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2006年至2010年度模范执委二等奖;

    2011年在全国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颁奖会上为“金话筒”获得者颁奖;

    2013年再次当选为广西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018年第四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大赛广西总决赛评委。

    社会兼职:

    2018年6月6日至今  担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指导老师;

    2019年受聘北海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2019年10月受聘广西大学客座教授,2021年受聘为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